原标题:浙江省杭州市逾九成中小学校和中职学校向社会敞开体育场馆
家门口运动健身有了好去处(公民眼·全民健身)
图①:杭州市青蓝小学安全员石学勤(左)帮忙市民刷卡进入学校练习。
图②:市民在杭州市申花小学体育场练习。以上图片均为沈星凯摄
图③:市民在杭州市桐庐县学府小学体育馆打篮球。杭州市教育局供图
图④:社会体育辅导员高丽君(左)在杭州市新华试验小学体育场辅导市民健身。董春萌摄
引子
与家一街之隔的浙江省杭州市新华试验小学体育场,现在成了市民任重下班后运动健身的好去处。
无需交纳费用、无需预定排队,在学校放学后的规则时刻段,任重“刷脸”即可进入学校体育场练习。6400多平方米的敞开区域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多个场所,不只有安全员、办理员维持次序,还有社会体育辅导员现场教育。
党的二十大陈述提出,“广泛展开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作业,促进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展开,加速建造体育强国。”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场所设备建造,人均体育场所面积从2013年的1.46平方米增长到2022年的2.62平方米。跟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化施行,大众运动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健身场所短少、体育设备缺乏等问题依然存在。而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所普查数据,在全国体育场所中,教育体系办理的体育场所数量占比近39%、面积占比超5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敞开的施行定见》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加强部分协作,引导社会力气活跃参加,构成加速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敞开的方针体系。”
杭州是全国较早探究学校体育场所设备向社会敞开的城市,2013年11月即出台《推动杭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所设备向社会敞开的施行方法》。2017年9月,教育部在杭州展开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敞开作业会集调研。
本年10月6日,在杭州亚运会举行的“精约亚运、惠民亚运”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体育局担任人介绍,杭州具有敞开条件的中小学体育场所应开尽开,敞开数量到达1184个,室外场所全免费,室内场所免费或许低收费,处理大众去哪里健身的问题。
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敞开后,市民入校练习是否便利?场所怎样办理?运维资金从哪来?能否长时刻继续?近来,记者在杭州实地看望。
市民任重——
“学校体育场免费敞开,居民有了家门口运动健身的好去处”
一身运动装的任重大步流星走到杭州新华试验小学门口,站在人脸辨认设备前,屏幕旋即显现其个人身份信息。学校安全员承认无误后,暗示任重进入学校。
“出门、下楼、过街,全程不过5分钟。”任重的目光投向体育场,已在场边热身的儿子任言朝他招了招手。11岁的任言就读于新华试验小学,现在只需任重下班早,他便跟爸爸约球,父子俩踢完足球再一起回家吃饭。
秋日的绿茵场上晚风送爽,任重和任言迎着落日霞光奔驰。学校里人气满满,市民或在足球场边的跑道上跑步,或在篮球场上打篮球,阵阵欢呼声此伏彼起。
“学校体育场敞开后,不必再为到哪儿运动健身忧愁了。”任重揩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小区邻近短少运动场所,曩昔儿子和小伙伴们放学后主要在小区里的空地上游玩,那里面积小,并且地上坚固,简单跌倒受伤,“上一年任言就摔骨折了。”
任重也曾带儿子去过杭州市拱墅区体育中心,但骑行需求20分钟,还得提早在网上预定。后来,酷爱运动的任重只能经常在小区邻近的马路上夜跑。途经新华试验小学时,看着围墙里偌大的体育场空无一人,他便经常会想,假如学校体育场能在放学后向市民敞开就好了。
一方面是场所搁置,一方面是火急需求,大众健身场所供需矛盾怎么破解?杭州市教育局德育与体育卫生艺术处处长张还礼说,要解大众健身需求的“近渴”,仅靠大型体育场馆的“远水”还不行,盘活体育场所存量资源是缓解全民健身场所供需矛盾的重要变量。
2013年11月,杭州市体育局、教育局、财务局联合拟定了《推动杭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所设备向社会敞开的施行方法》。第二年,市政府将中小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敞开归入当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历经近10年探究,机制日臻完善。借着亚运会举行的春风,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所设备向社会敞开提速。本年2月20日,杭州市教育局、体育局印发《关于全面推动中小学校体育场所(馆)向社会敞开作业的告诉》,要求具有敞开条件的中小学校体育场所(馆)均应有序向社会敞开。任言就读的杭州新华试验小学被归入敞开名单。
杭州市将敞开的学校体育场所(馆)分红A、B两类:A类适用于无住校生的中小学校、无晚自修的中学,敞开时刻为作业日每天不少于3小时,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每天不少于8小时;B类适用于有住校生的中小学校、有晚自修的中学,敞开时刻为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每天不少于8小时。新华试验小学归于A类,作业日敞开时刻为18时至21时,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则为7时至11时、17时至21时。
杭州市充分运用数字技能赋能全民健身,全市一切敞开体育场所的学校都装置了人脸辨认体系,市民可经过“刷卡”“扫码”“刷脸”等多种方法入校健身。
指尖轻触手机,任重为记者现场操作演示:翻开“杭州市民卡”客户端,查找“学校健身”服务,即可在线检查邻近敞开场所(馆)的学校,每所学校的敞开时刻、健身公告一望而知。市民在线阅览《市民入校健身守则》后,填写个人信息,挑选敞开学校,便可完结线上挂号。
“线上实名挂号,线下快捷入校,学校体育场免费敞开,居民有了家门口运动健身的好去处。”任重说,本年2月20日以来,杭州市将本来的“一人一校”扩为“一人多校”,市民可挂号挑选恣意3所学校,“我除了新华试验小学,还挂号了爸爸妈妈家邻近的青蓝小学和岳爸爸妈妈家邻近的文溪小学。”
现在,杭州市共有905所学校向社会敞开体育场所(馆),占全市中小学校和中职学校比重约93%。“除了少量乡村或方位偏僻学校因周边居民需求缺乏,以及单个城区学校因场所、场馆修理等原因暂未敞开外,根本做到了应开尽开。”张还礼说,本年以来入校健身市民累计超越335万人次。
安全员石学勤——
“财务出资购买稳妥,为学校革除后顾之虑,给市民增加安全保证”
周末的清晨,天高气爽,任重的母亲徐初眉吃过早饭便出门了,步行几分钟来到青蓝小学体育场健步走。“早啊,又来练习啦。”青蓝小学安全员石学勤向徐初眉打招呼。
“我2014年第一次到青蓝小学健身时68岁,石学勤其时在校门口为邻居们刷市民卡挂号。本年我77岁了,身体还不错,学校健身环境也越来越好。”徐初眉笑盈盈地说。
相较于2015年才创校的新华试验小学,具有百余年校史的青蓝小学,多年前就曾向居民敞开学校体育场所,在校作业多年的石学勤也逐步与邻居们熟络起来。作为学校安保作业人员,石学勤起先对学校体育场所敞开顾虑重重:“最忧虑的是安全问题,特别是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假如发生磕碰擦伤等状况,学校要不要担责?”
石学勤的忧虑不无道理。早几年,有个少儿在学校体育场敞开期间,拉拽足球网向上攀爬,成果不小心跌伤,家长要求学校补偿。后来,学校体育场所一度暂停对外敞开。
“学校体育设备向社会敞开归于公益性质,假如发生意外还要补偿,必然伤害学校敞开的活跃性。”张还礼介绍,杭州市活跃和谐第三方稳妥公司推出了中小学校体育场所设备敞开大众责任稳妥,连续在各县市区推行。市民在运动过程中因场所设备等形成的意外受伤状况,可申请由大众责任稳妥进行理赔。
本年,青蓝小学地点的杭州市拱墅区以一年5.5万元的保费,向中国人寿稳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投保了中小学校体育场所设备敞开大众责任险。2023年,杭州各县市区经过揭露招投标,与稳妥公司签定学校体育场所设备敞开大众责任险累计保费逾50万元。
“既要放得开更要管得住,财务出资购买稳妥,为学校革除后顾之虑,给市民增加安全保证。”石学勤说,前不久有居民在学校体育场运动时,不小心跌倒形成左脚韧带损害,学校主动帮忙受伤居民联络稳妥公司,终究经过大众责任险取得理赔。
进入学校练习的市民多了,加强办理服务势在必行。张还礼介绍,杭州市教育局在总结试点经历的基础上,逐步探究出学校体育场所设备向社会敞开的“三员”办理模式,即安全员担任保护健身人员进出学校次序,办理员担任场所巡查、文明劝导等,社会体育辅导员为健身大众供给科学辅导。
“‘三员’办理,责任明,服务好。”石学勤感受颇深。曩昔,他既要担任学校安保作业,又要统筹体育场所向社会敞开作业,着实有些顾此失彼。比方青蓝小学规则,不能在体育场上玩轮滑、骑自行车,但单个家长觉得塑胶跑道质地较软,孩子在跑道上操练骑自行车,即便摔一跤也没事。徐初眉几年前在体育场漫步时,差点被骑自行车的小朋友撞到。石学勤很无法,“我在离体育场40多米外的保安室里,一边要管刷卡,一边要看监控,有时真是忙不过来。”现在,学校的体育教师担任办理员,具有资质的热心市民担任社会体育辅导员,石学勤得以会集精力做好安全保证作业。
2018年6月,原杭州市质量技能监督局发布的《中小学校体育场所对外敞开办理规范》当地规范清晰提出,实施安全员、办理员和社会体育辅导员“三员”办理模式。
办理员潘勇飞——
“经费保证和办理服务到位,保证学校体育场所敞开得好、敞开得久”
夜幕降临,新华试验小学体育场上的照明灯亮了,很快迎来数十名健身市民。
新华试验小学总务处主任、体育场所办理员潘勇飞沿着巡查道路边走边介绍,曩昔学校体育场通常在日间运用,建造之初并未装置大功率照明灯。本年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敞开后,潘勇飞向居民搜集定见。不少人反映晚上练习时灯火较暗、视野欠安,存在安全隐患,期望学校加强夜间照明。但是,一盏大功率野外照明灯的采购价通常在千元左右,启用后的电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免费敞开,因而发生的建造和保护费用由谁来出?《推动杭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所设备向社会敞开的施行方法》提出,各县市区政府每年组织专项资金,执行学校体育场所敞开的办理人员、场所修理、设备装备和更新等经费,实在保证学校体育场所设备向社会敞开。
本年3月,潘勇飞向学校递交了一份陈述,主张在学校体育场加装大功率照明灯,很快取得同意,并被归入学校体育场所设备向社会敞开的专项资金预算。
翻开新华试验小学体育场所敞开专项资金运用公示表,设备费、施工费等开销金额记载明晰,新增的6盏大功率野外照明灯合计花费7000多元,本年5月悉数装置完结并投入运用。
“经费保证和办理服务到位,保证学校体育场所敞开得好、敞开得久。”潘勇飞介绍,运用学校体育场所设备向社会敞开的专项资金,新华试验小学还增设了电子摄像头、AED(主动体外除颤仪)等设备。
人流量大了,学校次序和环境卫生不免面对较大压力,新华试验小学组建了一支保安保洁团队,按作业日每人每晚50元、周末全天100元发放补贴,现在已累计发放3.8万元,悉数经过专项资金给付。
本年5月,杭州市体育局、财务局、教育局、展开变革委联合印发的《杭州市全民健身设备建造及运营保护资金补助方法》提出,免费敞开室外体育场所的A类学校每年补助12万元,B类补助6万元;免费敞开室内体育馆的A类学校每年补助8万元,B类补助4万元。
“假如一所学校既免费敞开室外场所,又免费敞开室内场馆,则可拿到两项补助。”张还礼介绍,杭州市本年为全面推动中小学校体育场所(馆)向社会敞开而编排的市级预算总金额达780多万元。
社会体育辅导员高丽君——
“市民在哪里练习,咱们就把科学健身理念送到哪里”
“嘟——”社会体育辅导员高丽君吹响了洪亮的哨声,任言和小伙伴们旋即甩动绳子,双脚跟着上下翻飞的绳子轻盈地起跳、落下。高丽君站在一旁仔细调查,现场辅导动作方法,“小朋友,留意把手臂的力气会集在手腕处,一起留意脚的动作,起跳和落地都要用前脚掌,不要用后脚跟。”
任重一边举着手机给儿子摄影一边慨叹:“没想到跳绳有这么多考究,跳欠好还会损害膝盖,幸好有高教师的专业辅导。”自从上一年儿子骨折后,任重便分外介意运动安全,现在有社会体育辅导员助力,让他安心不少。
“我年轻时就喜爱运动,现在退休了还闲不下来。”高丽君年近七旬,一身运动服显得精力又挺立。2021年3月,新华试验小学所在的大塘巷社区确认高丽君为社区的社会体育辅导员,学校体育场所对外敞开后,她又多了一项新任务,为进入新华试验小学健身的居民供给专业辅导。
“正式上岗前有必要取得三级社会体育辅导员资历。我2017年经过查核,现在已经是二级社会体育辅导员了。”高丽君较为骄傲地向记者展现自己的社会体育辅导员证书。杭州市体育局大众体育处处长郑国标介绍,社会体育辅导员证书需求经过资历查核,由县市区体育行政部分同意颁发。
现在,高丽君每次按时来到新华试验小学,在保安室报到后,进入学校开端值勤。“市民在哪里练习,咱们就把科学健身理念送到哪里,为全民健身奉献一份力。”高丽君说。
现在,杭州市一切向社会敞开的中小学校体育场所(馆)均装备了社会体育辅导员。
市教育局干部张还礼——
“撬动更多社会力气参加学校体育场敞开作业,更好服务广阔市民”
接球、回球、扣球……任重挥舞着羽毛球拍,网架对面是他的岳父。这里是坐落杭州市西湖区的文溪小学体育馆,从前的篮球场现在被一分为二,可一起满意市民对篮球和羽毛球两项运动的需求。
“学校体育馆成功改造晋级,得益于第三方运营团队的专业化办理。”文溪小学副校长郭立勇说,学校的室外体育场所敞开较早,室内场馆因办理难度较大,敞开相对滞后。2020年末,西湖区在部分中小学校试点室内体育场馆向社会敞开,探究由第三方运营团队统一办理,文溪小学被确认为第一批6所试点学校之一。
2021年3月,西湖文旅集团所属的杭州西湖文明体育会议有限公司学校体育部司理黄幼佳主动到学校对接。其时,传闻要将学校财物交给第三方运营团队办理,郭立勇心存疑虑。尤其是得知第三方运营团队计划将部分篮球场改形成羽毛球场,郭立勇当即表达了忧虑:“篮球是咱们学校的特征项目,改造后会不会影响到篮球教育?”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敞开,进步场所实践利用率是要害。”黄幼佳说,团队重复与校方交流,在保证日常教育需求的基础上三度修正计划,终究选用全场拼接地胶,再清晰画出篮球线和羽毛球线,一起满意两种运动场景。
文溪小学曲棍球队平常也在场馆内练习,对外敞开后时刻抵触了怎样办?黄幼佳主张经过“时刻换空间”的方法优化组织,将曲棍球队以往琐细涣散的练习时刻相对会集,在不削减练习时长的前提下削减练习次数,从而保证场馆对外敞开时刻。
经过多轮交流,两边于2021年4月正式签定协议。协议有效期为3年,其间清晰规则,文溪小学体育馆交由杭州西湖文明体育会议有限公司运营,并由其承当场馆改造修理费用以及运营期间的人力本钱、能耗费用、大众责任险保费、保护保养费用等。改造后的场馆实施低收费敞开,每小时的场所费至少低于市场价的一半。
“咱们依照‘一校一计划’准则展开实地调研和规划规划。”黄幼佳说,团队对各校体育场馆面积、硬件配套、运动器材等11项场所条件进行勘察计算,同步对灯火亮化等提高改造。文溪小学体育馆改造期间,更换了木地板,修补了场馆房顶漏水区域,更新了老旧照明设备,共投入6万多元,悉数由西湖文明体育会议有限公司承当。看着改造后的体育馆,郭立勇竖起了大拇指,“第三方运营团队很专业,学校体育馆面目一新。”
翻开手机上的智能化长途监控设备,黄幼佳向记者顺次展现多所学校的室内场馆画面。黄幼佳介绍,自2020年以来,西湖文明体育会议有限公司已连续接收西湖区27所学校的体育场馆,敞开场馆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
“社会力气办体育,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张还礼说,“咱们将体系总结西湖区先行先试经历做法,在全市规模逐步推行,撬动更多社会力气参加学校体育场敞开作业,更好服务广阔市民。”
(来历:公民日报)